火狐体育官方版

1964年一农民捡到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”公章被带去公安局审问

来源:火狐体育官方版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1-05 12:35:47
产品简介

  1964年春,一个普通的上午,湖南的一位林业员郭桃仁接到林场通知,让他下午去参加全县林业工作会议。他早早地吃过午饭后,带着自己用了几年的笔记本和一支笔,匆匆赶往了县城。

  别看郭桃仁带着本子和笔,其实大字不识几个。每一次领导安排任务,他都是靠着脑子来记忆,顶多在笔记本上画上几个符号,也只有他自己能看得懂。

  会议快结束的时候,邻座的一位同事出于好奇,拿起郭桃仁的笔记本翻看。谁料,翻看到第三页的时候,这个人就把笔记本还给了郭桃仁,借故直接站起身离开了。郭桃仁当时还想,这人难道不知道会议不准早退的规矩吗?

  会议结束后,郭桃仁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场。之前的那名同事,带着几名公安突然推开门进来,径直走到郭桃仁的面前说道:“你就是郭桃仁吧,跟我们到局里了解一下情况!”

  一向老实巴交的郭桃仁吓了一跳,心里一阵恐慌,我没做过啥坏事啊?怎么公安局的同志就找到我了?莫非我笔记本上的符号,被人当成了特务密码?郭桃仁诚惶诚恐地跟随着公安,一路走到了公安局。

  郭桃仁把笔记本递了过去,翻到第三页的时候,公安指着上面一个鲜红的印记说道:“这个是哪里来的?”

  “严肃点,老实说,这样的一个东西是从哪里捡来的?说清楚一点!”公安大声地喝道。

  郭桃仁被吓得一个激灵,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,原原本本地把捡到东西的经过说了一遍。

  但是公安却有点不相信,对郭桃仁说道:“你待在这里不要动,我去向领导请示。”

  第二天一大早,公安局出动了三辆大卡车,上面坐满了民警和特警,足足有上百人。这些人兵分两路,一部分人去郭桃仁家中拿这样的一个东西,一部分人前往郭桃仁说的捡东西的地方搜查。

  这到底是一个啥东西?为何会引得县公安局如此兴师动众?它又是如何落在了一个老实巴交的林业员手中的?

  郭桃仁出生在湖南平江县的一个贫农家庭,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。由于战乱和贫困,所以郭桃仁从小就没有读过书,不认识字。

  1958年,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,平江县附近的万载县成立了一个林场,开始大肆招收林业员和伐木工。

  在那个年代,工人是一个不错的职业,年轻力壮的郭桃仁高兴地报名,成了一名林场的林业员。

  工作期间,郭桃仁老实肯干、任劳任怨,颇受林场领导的器重,很快就把提拔为了一个伐木小队的队长。

  1963年年底,有一次去伐木的时候,郭桃仁突然肚子疼。他找到一片草丛,处理问题后,随手拿起一把树叶。

  不料,就在抓起树叶的时候,他突然摸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。转头一看,只见一个埋在树叶下的黑色的皮箱露出了一角。

  这种深山老林?怎会是有一只皮箱?郭桃仁抱着巨大的好奇,把这个皮箱拉了出来。但是由于年代久远,皮箱直接就碎成了几块,与此同时,一块圆形的东西从里面掉了下来。

  “郭桃仁、郭桃仁……”有人在大声呼喊他的名字,郭桃仁把东西往口袋一装,然后就回去继续工作了。

  晚上回到宿舍的时候,他把这样的一个东西仔仔细细地用水洗了一遍。郭桃仁发现它的材质是银子的,看起来像是一枚大印,上面还刻着不少字。

  这到底是个啥东西?郭桃仁百思不得其解,他找到一盒印泥,啪啪啪地在自己的破笔记本上盖了几个印记。但是郭桃仁不识字,再加上印章上的是繁体字,他根本就看不出啥意思来。

  其实,这枚印章是土地革命时期,湘鄂赣省政府的公章,上面有“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”的刻字。

  郭桃仁也没当回事,他打算等有时间再找一个识字的人帮忙看看。但是由于年底林场工作繁忙,这个事情就一直被搁置了下来。直到去参加林场会议的时候,同事看到了他笔记本上的红印。

  那时候的人都很纯朴,以为郭桃仁是陷害革命先烈得来的印章,所以就报警了,随之而来的就是警察的盘问,以及后续搜查的事情了。

  这么一枚印章,公安局却出动了上百人搜查,足见其背后代表的意义,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它的来历。

  1927年,大革命失败以后,在的率领发动了“秋收起义”,随后创建了井冈山根据地。在此后的四年间,人创建了10多块农村革命根据地,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土地革命。

  在1930年冬至1931年秋的最近一段时间内,随着红一方面军连续三次反围剿战斗的胜利,湘鄂赣苏区得到迅速发展。赣南和闽西两块根据地连成了一片。形成了拥有21座县城、5万多平方公里土地、250万人口的中央根据地。

  1931年7月,中央湘鄂赣边区委员会在浏阳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,大会应革命形势的需要,组建了湘鄂赣省委。

  1932年4月,湘鄂赣省委和省政府机关都迁入了江西省万载县内,在万载县领导工农红军进行武装斗争,并且省委、政府制作启用了公章。

  这枚印章是用白银熔铸的,直径约有10厘米,刻有代表党的镰刀、锤子图案,背景是一个地球,四周以稻穗和麦穗环绕。外圈有20个隶书汉字,以两颗五角星间隔。

  虽然白银的质地软,容易磨损氧化变黑,但是在防伪要求很高的革命年代,白银却是熔铸公章的不二之选。因为白银熔铸之后形成的缺陷具有唯一性,即便使用相同的模具,也不可能制作出一样的印章。

  这枚苏维埃印章,在一份份公文上盖下威严的红印,在湘鄂赣省委和省政府的管理下,湘鄂赣苏区经济水平迅速飞升,革命形势一片大好。

  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,因为王明、博古等人的错误领导,我军遭受重大失败。湘鄂赣省委省政府被迫决定,省委、省政府全部撤出万载县,向铜鼓县转移。

  部分重要文件和印章交由苏维埃政府保卫局局长张春吉、省互济会邱思炎、省苏维埃干部王群(女)、刘伯芳(女),以及省工会干事易容,五个同志一起保管和转移。

  五个人将这么多东西用一个黑色的皮箱装好,开始跟随着大部队进行转移。就在路过一个树林的时候,部队遭到了敌人的伏击。

  此时到处都是敌人,眼看已经没办法摆脱。五个人商议之后决定,不管谁不幸牺牲了,剩下的人一定要将箱子安全带回组织,决不能让东西落到敌人手里。

  转移过程中,为保护王群、刘伯芳两位女同志的安全,三位男同志和敌人浴血奋战,最后全部壮烈牺牲了。

  眼看实在跑不掉了,两位女同志把皮箱埋在了一颗大树的后面,并且快速奔跑着引开了敌人,最后二人也在奔跑过程中牺牲了。

  就是这个埋在树下的箱子,直到二十多年以后,才被林业员郭桃仁发现了,箱子里的湘鄂赣省政府印章也终于得以重见天日。

  1964年,就在郭桃仁前往公安局接受调查后的第二天,万载县公安局出动了上百人的警力,前往了林场郭桃仁发现印章的地方。

  这一次他们一共有三个任务:一是将该印章收归政府保存;二是在发现印章的地方做全面搜山,看看还有没有老红军的遗物;三是查找红军烈士遗骨,给予迁葬。

  在车上的时候,公安局长对郭桃仁说:“你不知道啊,这枚印章的意义太重大了,它是血染的,是革命的象征;等下你一定要具体指出发现印章的地方,我们要尽力寻找到其他的红军遗物和烈士遗骨。”

  可是,100多名公安特警,在这片大山里面整整搜索了一整天,最终任何有价值的线索都没找到,最终只能带着遗憾回到了公安局。

  1994年,这枚印章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,被保存在湘鄂赣革命纪念馆中,赫然成为了湘鄂赣革命纪念馆的“镇馆之宝”。它凝结了革命先烈的鲜血,是中国革命艰辛曲折过程的见证,是一段极具教育意义的红色历史。

  2014年4月,湘鄂赣省革命纪念馆的同志来到平江县找到了郭桃仁,对他当年无私捐献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公章的事表示感谢。因为正是当年郭桃仁这位林业员无意中的发现,让这段红色历史能够鲜活地展现在世人面前。

  已经是古稀之年的郭桃仁,见到纪念馆的同志后,无比感动地说道:“谢谢你们来看望我,发现这枚印章,是我一生中最幸运的事情,因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,就没有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啊!”


相关设备